自2020年12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紧紧围绕“牢记服务三农初心,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主题,制定具体相关的工作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引领全体研究生努力奋斗,积极进取,践行承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求实效。
1、织好“阵地网”,增强文明实践凝聚力
采取个人分散的实践方式,本着“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家乡灵活开展实践。通过访谈、实地参观等方式赴自己家乡开展走访调研、参观学习等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院研究生专业知识能力。
2、选好“轻骑兵”,增强文明实践生命力
围绕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建立以研究生骨干为主体组成“志愿服务队”。走进基层,贴近生活,调研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调研养老问题、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工作等问题,全面理解城乡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
3、吹好“文明风”,增强文明实践号召力
讲。通过主题宣讲鼓励学生深入知晓国家和贵州省“十四五”规划以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评。通过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走进基层,贴近生活,全面理解城乡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
帮。通过志愿者服务发挥研究生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别人,奉献自己。利用寒假时间助老、助残、助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弱势群体,宣传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参与基层单位疫情防控等其它社会公益活动。
根据上交材料,马院学子的参与率高达95%以上。研究生党支部于2021年3月19日在517教室对本次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及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正式开始之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焦敬超致词并宣布本次社会实践评选方案。首先,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其次,评选办法包括材料评审和自我陈述评审两个环节,材料评审由评审小组根据同学们提交的材料进行评分。
评奖标准如下:
1、组织工作(30分):
实践前制定完整详细的社会实践方案、实践主题明确、熟悉相关政策理论和专业技能、实践过程中紧紧围绕实践主题,贴近群众,深入观察问题、注意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等。
2、总结报告(20分):
总结报告需紧密结合实践主题、坚持获得第一手材料,报告字体、行距等规范;逻辑清晰;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科专业性,注重实质成果、解决实际问题,避免空谈。
3、实践照片(20分):
反馈照片,方便宣传报道,三到五张,其中不得有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照片以jpg格式像素不低于1280×960(一般手机像素即可)作品构图合理,主体突出,创意新颖,贴近调研方向,主题明确,内涵丰富。
4、调研地区反响(20分):
在调研地区的实践活动获得当地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的报道情况;当地政府、企业或其它部门对实践团队调研工作的书面评价情况。
5、其他材料(10分):
除上述材料外,在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DV),或个人随笔(真实地反映了个人不社会实践中的所思所想,能透过社会实践中的过程和经历挖掘出深刻本质现象,揭示问题引发思考)等其它材料作为附加分。
评选活动紧张有序地开始了,研一研二的同学们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社会实践。首先进行的是社会调查活动,该活动主要以鼓励学生走进基层,贴近生活,全面理解城乡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为主要目的,在这项活动中,有徐太江同学的走进基层乡村调研;刘欣同学的调查“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实践汇报。其次是主题宣讲,此项活动主要以鼓励学生深入知晓国家和贵州省“十四五”规划以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主要目的,通过基层宣讲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国家远景目标的了解。在这项活动中,有杨凯文同学“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为主的立体特色主题宣讲,还有陈路青同学围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主题宣讲,及王琴同学的以“四史”为主的主题宣讲。最后一项是志愿服务,能够充分发挥研究生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别人,奉献自己,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这项活动汇报中,有陈春宇同学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陈渝丹同学的志愿服务其乡镇幼儿园;马海瑞同学的基层志愿服务等等,这些内容的呈现展现出了同学们在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中认真、务实的精神品质。
此次评选活动,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奉献力量。根据此次评选规则,评选出一等奖为陈春宇、杨凯文两名同学,二等奖为周悦等3名同学,三等奖为徐太江等5名同学以及十名优秀奖同学。
“深入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马院研究生学子切实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及重要性,也在这次实践锻炼的过程中,让她们的责任激发出了青春的力量,用理想和担当融入建设国家的滚滚洪流之中。
图:魏不凡
文:洪迪、焦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