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本科教育  教学资源  详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

发布者:mtman发布时间:2012-07-05浏览次数:15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the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Deng xiaoping’s Ideology and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课程类别:校级公共必修课                 课程编号:30011010053001101006  

课程归属单位单位:贵州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  

制定时间:200781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一)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主要任务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5号文件明确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规定为一门必修课。          

通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适用专业: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本课程作为校级公共必修课,适用于全校所有专业。  

学时数:全学期共10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72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  

(四)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几门课程一起,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共同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起着理论和实际联系的桥梁作用,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选用教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2月。  

主要参考书:  

1、《毛泽东选集》  

2、《邓小平文选》  

3、《江泽民文选》  

4、胡锦涛的著作  

5、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9、《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1、胡锦涛:《中共十七大报告》  

(六)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等,需要多媒体教室辅助教学。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基本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形成和发展(2)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难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1学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1学时)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1学时)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学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1学时)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要求在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的基础上,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及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懂得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意义。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  4、与时俱进  5、精髓  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7、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8、坚持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精髓、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学时)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2学时)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学时)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3、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新民主主义革命  2、官僚资本  3、工农武装割据  4、农村包围城市  5、统一战线  6、又联合又斗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容、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历史关联。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学时)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学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2学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通过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的科学分析,解决完全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错误认识。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国家资本主义  3、和平赎买  4四马分肥”    

5、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  6、农业合作化理论  7、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备了哪些条件、如何正确评价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关联。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学时)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2学时)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学时)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同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这个理论怎样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为什么说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社会主义的本质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2学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2学时)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学时)  

1、发展才是硬道理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了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理解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这一阶段的任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从而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  2、基本路线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的范围内长期存在  4、基本纲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  6小康含义的演化  7总体小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2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2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2学时)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改革开放有一个比较准确和清晰的初步认识和基本了解。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意义,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掌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对外开放则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明确在改革开放中,必须用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判断标准。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独立自主  3、对外开放  4、经济全球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3、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的含义及其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认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明确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理解为什么让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认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内容。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市场经济  2、公有制经济  3、按劳分配  4、社会保障  5、新型工业化道路  

6三农问题  7、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9、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0、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学时)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学时)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学时)  

1、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积极扩大就业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通过本章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政治保证。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政党制度及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制度的国家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为了搞好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改革政治体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民主  2、人民民主专政  3、无产阶级专政,又称工人阶级专政”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三三制”  6三权分立”  7、多党制  8、政治文明  9法制与法治  10、资产阶级自由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我国为何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2学时)  

1、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学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2学时)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及其政策。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文化  2、文明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先进文化  5、和谐文化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7、民族精神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9、以德治国  10、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学时)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学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学时)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发展教育和科学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乌托邦  2儒家大同思想  3、西方福利国家论  4、社会活力  5、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6、基本公共服务  7、和谐文化  8、加强社会管理  

9、促进五个方面关系的和谐  10、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的含义、和谐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学时)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学时)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我们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了解我们党和人民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把握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由解放台湾和平统一的两个重要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推动作用;了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认清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3、台湾问题  4一纲四目”5一国两制”  6九二共识”  7、江泽民八项主张    

8、胡锦涛四点意见   9、《反分裂国家法》   10、两岸三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学时)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1学时)  

1、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2、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3、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学时)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  

3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学时)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新世纪西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世界多极化  2、经济全球化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正确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丰富和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新论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2学时)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学时)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新的社会阶层2四个尊重方针”3、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4、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5、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2学时)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学时)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3、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学时)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3、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4、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4、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学时)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学时)  

1、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2学时)  

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实践教学内容  

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完成一篇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合格者计1学分。